京ICP备2023000331号-28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相关资料图)
为贯彻落实省、市社区矫正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将社区矫正“十百千万”暨改革创新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切实做好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落地见效。井冈山市司法局社矫股针对社区矫正监管中出现的社矫对象日常刷脸打卡不及时,请假手续不规范,社矫对象日常学习、思想汇报等最常见和最容易忽视问题,在深入学习《社区矫正法》的基础上结合社矫日常工作,编创了《社区矫正对象日常行为规范》。
创新举措 编制规范 简明实用
“社矫小组是亲人,教育帮扶勤汇报。”“请假外出先报告,证明材料准备好。”朗朗上口的节奏,通俗易懂的语言,《日常行为规范》深入浅出地将入矫、日常监管、解矫等环节的步骤通过七字口诀描绘出来,言简意赅地将社矫对象日常监管需要做什么,如何请假销假,入矫解矫手续等重点环节重点步骤以及风险点概括出来。
集思广益 征集意见 推广应用
编创过程中,社矫股组织了部分新入矫和在矫社区矫正对象学习,让他们提意见,集思广益以便更好完善。“司法所的同志都很关心我们,耐心拿着小册子为我讲解。册子上面的话很生动形象,漫画让人印象蛮深,也让我对开始新生活有了信心。”社区矫正人员陈某是一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社矫对象,在学习之后说。“这个口诀很实用,以前总是感觉很繁琐。如今学习了规范,每月每天要做什么都很清楚。”社区矫正人员刘某对小册子很赞同。
严格执法 宽严相济 改造育新
井冈山市全市现有日常在矫社区矫正对象100余人,辖区人口少,但社矫对象并不少,社矫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工作任务必须有条不紊,不折不扣地完成。“编创七字决虽然事情很小,但体现了矫正工作从严管向服务转化的新思路。站在社矫对象的立场,以春风化雨润物的形式,细处着手感化对象,今后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新思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井冈山司法局社矫科负责人温亦磊如是说。
井冈山市司法局以此次编创《日常行为规范》为开端,创新监管形式,继续抓好全市社矫对象人脸(指纹)签到情况、手机定位越界报警情况、外出审批管理情况等,让社区矫正对象真正感受到司法行政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让他们安心接受矫正,虚心受教,增强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监管的自觉性,提升社区矫正的工作质效,为全市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